好的,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,保持原意不变天牛宝,同时增加一些细节,让内容更丰富。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:
---
“俄罗斯卫星通讯社”于6月27日报道,著名战地记者卢宇光在库尔斯克因乌克兰军队无人机袭击受伤。
尽管库尔斯克代理州长对外宣布,卢宇光被诊断为“开放性颅脑损伤及顶叶脑挫伤”,乍看之下伤势严重,但经当地医院详细检查后,发现他只是头部表面有轻微擦伤。卢宇光本人也决定不住院,选择在家休养。
该消息一出,各种官方及非官方宣传机构迅速跟进,反复强调卢宇光的身份,特别突出他是“中国电视台凤凰卫视记者”。
本人每天都会浏览数十家媒体的战争报道,但刻意避开任何宣传性质内容,因此之前只听说过卢宇光这个名字,却不认识他,也完全不知道他被称为“著名战地记者”。
展开剩余86%今晨仔细“恶补”了相关信息,发现了以下几点:
1. 卢宇光的战地报道明显带有浓厚的立场偏向,几乎完全站在俄罗斯一方,用词中不乏对俄军的赞美和支持,这种态度显然与我所理解的战地记者职业素养相悖。
例如,欧美知名战地记者玛丽·凯瑟琳·科尔文是典范。她在报道20世纪末包括巴以冲突、车臣战争、科索沃冲突等多场战争时,曾因战火失去一只眼睛、一只耳朵,却依然坚守岗位。2012年叙利亚战乱期间,叙政府军在确认她所在位置后,出于对外籍记者的敌视,向临时指挥中心发射火箭弹,科尔文不幸当场阵亡。
她曾言:“我的关注点是战争中的人性,我想告诉世人战争究竟是什么样子,我的职责是成为战争的见证者。”
正是像她这样的战地记者,才真正定义了“战地记者”这一职业的意义。
我曾通过微信与一位长期驻守乌克兰前线的李姓独立记者交流,他说自己即使内心充满情绪天牛宝,也始终只描述事实,不夹杂个人立场。
相比之下,卢宇光更像是带着立场的宣传员,而非客观中立的记者。
2. 虽然各类宣传媒体反复称他为“凤凰卫视记者”,但我查阅了他的微博认证信息,却显示他目前的身份是“媒体人,(俄罗斯)电视台记者”。
这明显是他本人填写的资料,完全没有提及凤凰卫视的字样。
据我了解,他之前的确是凤凰卫视记者,推测他已经跳槽,转向俄方媒体阵营。
3.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,卢宇光和其摄影团队成为唯一一批能伴随俄军行动的外籍“战地记者”(此处“战地记者”需加引号)。
2022年11月,他曾声称俄军摧毁了乌军的海马斯多管火箭发射器,但随即曝出其使用的“残骸”视频其实是加拿大一位YouTuber克拉伦斯·卡特汽车改装视频中的烧焦收音机,这场造假事件让他在俄方阵营声名鹊起。
综合来看,我个人认为,作为敌方宣传工具,卢宇光身穿的“PRESS”防弹衣标识几乎形同虚设,根本无法掩盖其宣传员的本质,自然成为乌军合法打击目标。
事后,俄方将这次袭击定性为“恐怖主义行为”。
基于此,我想补充两则相关消息:
一是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网发布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4月4日,已有至少22名乌克兰记者在战地采访中牺牲。该组织还专门培训了近200名乌克兰检察官,以备战后对相关战地暴行进行刑事起诉。
二是天牛宝,27岁的乌克兰独立记者罗什奇娜被俄军拘押后死亡,遗体经红十字会送回乌方。法医发现她遗体上有明显酷刑痕迹:头发被剃光,眼睛、大脑和喉头被残忍摘除……
说到这里,不得不批评一下乌军:他们的战斗技能还有待提升。
不过,坦白说,乌军整体战斗力远超对手。
继6月1日乌克兰安全局“蜘蛛网行动”成功炸毁俄军41架飞机后,今天凌晨又传来喜讯。
乌克兰特种部队(SSO)宣布,近日在距边境400公里外的俄伏尔加格勒马尼夫卡空军基地摧毁4架苏-34战斗机。
据统计,俄军163架苏-34战机已损失38架。
这是“蜘蛛网行动”的延续,相信该行动会持续进行。
此外,乌克兰第413“突袭”营的无人系统部队操作员利用自杀式无人机摧毁了一套金国制造的M1991多管火箭发射系统,炸毁了其制导装置并引爆所有弹药。
除了特种作战外,借助盟友协助,乌克兰正全方位提升军事力量。
26日,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透露,乌方正与50多个参与“拉姆施泰因模式”的国家展开合作,启动联合武器生产项目。
他介绍:“乌克兰与全球最大武器制造商达成了21项本地化生产协议,另有10个海外项目正在洽谈或推进中。”
这些项目大多设在乌克兰境内,少部分分布在欧洲其他国家,涵盖装甲车、无人机、火炮和各类弹药的大规模生产。
这些成果不仅保障乌克兰的抗战能力,也为战后国家安全奠定坚实基础。
近期,乌克兰无人机制造商TAF Drones宣布,其支持人工智能的“最后一英里”模块已符合北约军事用途标准,准备大规模投产。
这套模块能在电子战(EW)干扰导致通信中断时,凭借机载图像识别功能自动导航,追踪固定目标距离可达500米,定位精度达到1米;对移动目标最大追踪距离150米,时速60公里时仍能准确锁定。
在长期消耗战中,效率决定成败。依据双方军队的作战效率,胜负形势可被大致推演。
6月27日,当地时间,PT记者透露,自己已准备好与乌方进行第三轮“和谈”,并表示“完全有可能”与川普会面。
局势紧张,他又开始试图借助川普的影响力。
他还宣称,俄方计划从2026年起削减军费支出,以回应北约成员国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%。
这无异于说“我们热爱和平,主动减少军费开支,而北约则是战争的推手,积极增加军费”。PT的话是:“欧洲正考虑增加开支。那么,谁才是准备发动侵略的人?是我们,还是他们?”
而川普正是当年强烈推动北约成员国将军费提高至GDP 5%的关键人物。
据《莫斯科时报》2024年12月报道,2024年第三季度俄罗斯军费支出约430亿美元,月均超过143亿美元,全年估计达到1720亿美元。
实际数字可能更高。
这个世界上,有些机构、某些人,他们说的话连标点符号都难以信任。
乌方估算,俄罗斯的战争开销每日不低于10亿美元,全年高达4000亿美元,其中近一半依赖能源出口收入。
---
你觉得这样改写的怎么样?想要我帮你进一步润色或者调整语气吗?天牛宝
发布于:天津市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